본문 바로가기

메뉴

Ministry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Asia Culture Center

《亲爱的峇峇娘惹:海洋城市中的融合文化》

作为亚洲城市文化研究的一环,该展览以海港城市的混合文化为主题,认可文化多样性并思考和谐共处的价值。

《亲爱的峇峇娘惹:海洋城市中的融合文化》
  • 日期2023年12月22日(周五)-2024年6月16日(周日)
  • 时间(周二-周日)10:00-18:00
    (周三、周六)10:00-20:00
    *每周一闭馆
  • 地点综合1馆
  • 对象所有年龄层
  • 价格 免费
  • 预售自由观览
  • 咨询+82-1899-5566

简介
디어 바바뇨냐: 해양도시 속 혼합문화 Dear Baba-Nyonya: Further into Cross-Culture in Seaport Cities
随着寻找新大陆的海上之路的开通,衔接海上之路的亚洲周边海域处在了连接水球世界而非地球的要道。世界各地的商人往来于海上贸易路上的国际海港城市之间,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文明交流和文化融合。在季风的帮助下,包括胡椒在内的香辛料、丝绸、陶瓷等各种交易品通过海上道路相互流通。人们的希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使得海路的历史生生不息。
这就像人类文明在海上创造的一部宏大史诗。随着贸易品的流通,人类也不断往返于各地,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文明交流和文化融合。交流并未局限于东西方之间,亚洲地区内部也形成了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贸易城市,尤其是在过去海上贸易的主要据点停靠港,本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元素共存的全新融合文化蓬勃发展。这些仍完整保留当时痕迹的地方不仅是保存被遗忘的海上王国面貌的遗迹,而且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

“峇峇娘惹”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有些陌生,它象征性地表达了准备通过此次展览介绍的海港城市中的融合文化。从中国移居来的男性和马来裔女性所生的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后代称为娘惹,峇峇娘惹一词由此而来。从词源上可以推断,峇峇娘惹是指在现有土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印度、中国、欧洲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创造出的全新融合文化(Cross-Culture)。2023年国立亚洲文化殿堂的核心主题是“亚洲城市文化”。在与海洋关系密切的亚洲海港城市中,展览选定了印度的科钦、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中国的泉州。展览通过融复合内容,聚焦海路上遇到的这些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从审美的角度表达其中蕴含的融合文化的特点。在此次展览中,对于我们是否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另一个峇峇娘惹发出了灵魂拷问。希望展览《亲爱的峇峇娘惹:海洋城市中的融合文化》能成为有意义的时刻,帮助人们认可各种文化多样性并思考和谐共处的价值。
城市简介及艺术家介绍
디어 바바뇨냐: 해양도시 속 혼합문화
해양도시 속 혼합문화 Dear Baba-Nyonya: Further into Cross-Culture in Seaport Cities
城市简介科钦,靠香料打造的海港城市
科钦位于印度新南部喀拉拉邦,是邻近印度洋的港口城市。科钦还是可以突显肉类的味道并有助于保存的香辛料之首胡椒的原产地,自公元前起,交易货物和人员就往来不断,文化传播频繁。印度教是传统习惯和信仰的结合,定义了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卡塔卡利舞是一种表达理想生活方式,即佛法的传统舞剧,它和遍布街道的印度教寺庙都体现了印度人相信神无处不在的开放态度。科钦位于亚洲最西端,仍保留着从最东端中国传入的痕迹。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中国式渔网”,这是一种将大网浸入水中然后再拉起来的捕鱼方法。在中国也很难见到的景象跨越3000公里时空,成为了科钦的代表性看点。欧洲曾将科钦作为亚洲航海的出发点。自达·伽马发现直达印度的航线后,葡萄牙与科钦国王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港口修建要塞,将其作为贸易枢纽。此外,还建造了默丹杰里宫,这座宫殿采用了喀拉拉邦传统建筑的外观及欧式内部装饰;后来,进入这里的欧洲势力不断发生变化,这里又被称为荷兰宫。科钦领土广阔、物资丰富,印度最古老的圣弗朗西斯教堂很好地体现了其地理条件带来的变化。葡萄牙入侵时建造了这座天主教教堂,瓦斯科·达·伽马曾埋葬于此,它的过去极为复杂,被荷兰占领时用作新教教会,在英国统治期间被用作英国圣公会教堂。在历史的洪流中也存在小型共同体。无法返回家乡的犹太人在贸易地科钦定居,并修建了“帕拉德西犹太教堂”,以此来守护他们的信仰。附近斯里兰卡的当地女性和欧洲男性生下的后代被称为Burgher,他们通过艺术表现出关于身份认同的苦恼,并创造了一条独特的街道,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印记。如今,科钦的面貌类似于印度的混合香辛料玛莎拉。除了混用各种材料的普遍原则外,玛莎拉没有固定的规则,因此根据混合之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无数香味和味道。科钦以香辛料为媒介,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至今仍保留着漫长岁月积累下来的融合文化的余韵。
艺术家简介 《金色之旅》 Golden Journey
  • OMA Space
  • 香辛料、灰烬、麻布面料、影像、音乐、ø1、000×240(h)cm、2023
《金色之旅》是以印度香辛料贸易中心地科钦为主题的作品。科钦是位于印度西南部地区的海港城市,自7世纪起便有阿拉伯人往来,主要交易这里大量生产的胡椒和丁香等香辛料。特别是胡椒在当时的商品价值非常高,被称为黑金。中央的金黄色物品和灰烬的物理形态致敬香辛料贸易市场,形象地表现出“Bindu Chakra”。Chakra是梵文,意思是“脉轮”“循环”。“Bindu”是存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单点,在精神力量的多个中心点中将能量传遍全身。阿育吠陀是印度的传统医学,用甘露的香味和颜色刺激脉轮,以此来唤醒身体和精神的感觉。观众通过现场闻物体的香味来感受它的感官刺激,并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体验感觉器官的进化。视频采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香味和空气不断变化弥漫的现象界、散落在宇宙和地面风景上的洋流,以及打漩的金色风,寓意“永恒的旅程”。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和光线中反射的色彩让我们的身心直达更深层的感官世界。
城市简介马六甲,连接世界的海上通道
马六甲位于马来西亚西南部,位于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线上。这里的风会根据季节改变方向,这种季风会变成贸易风,带来人员、物资和文化交流。马六甲曾经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后,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借此发展成为世界级海上王国。为了进行中间贸易而移民的中国人不断增加,他们通过与当地女性通婚,形成了一个名为土生华人的群体。男性(峇峇)、女性(娘惹)及其后代展现出了保留本土身份认同的倾向,并保留下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纪念郑和的青云亭等。为吸引主导全球贸易的穆斯林共同体,马六甲国王改信伊斯兰教,由此,马六甲王国站在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国际贸易网的中心。该地区的伊斯兰教受到土著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呈现出比穆斯林固有特点相对灵活的态度。可以通过多个建筑确认这一点,如融合马来传统建筑和阿拉伯风格的苏丹皇宫博物馆,以及融合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风格的甘榜乌鲁清真寺等。马六甲的繁荣成为了促使许多欧洲商人往来的契机。葡萄牙率先在这里建造了圣地亚哥古堡和圣保罗教堂,荷兰利用江水冲积土制成的红砖建造了基督教堂和广场,为在马六甲内打造独特的欧风城市景观贡献了一份力量。随后,英国也植入了他们的文化,如在广场中央建造了刻有维多利亚女王印章的喷泉、将新教教会和总督公馆分别改成圣公会教堂和学校等。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各种文化元素传入马六甲,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如今,这里依然呈现出文化大融合的景象,在佛教寺院烧香的人们与一日三拜麦加的穆斯林互致问候,广场上的教堂里也挤满了祈祷的人,天主教教徒、新教教徒和圣公会教徒不分彼此。马六甲是一个融合文化的地方,不会偏重于一种也不会强制要求文化一致,其文化多样性完全受到尊重,整个城市于2007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并受到保护。.
艺术家简介 《WATER ODYSSEY:水路》WATER ODYSSEY : Waterroad
  • 宋昌爱Song Changae
  • 交互式光雕投影、声音、存档、手部追踪、程序图像生成、ø1、000x560(h)cm、2023
《WATER ODYSSEY:水路》这部作品讲述了位于马来半岛的马六甲。马六甲位于从印度洋前往东南亚的主要航路上,融合各大洲不同的文化和理念,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港城市之一。马六甲海峡是一条非常活跃的贸易路线,开辟新航路时代也承载了人们的愿望和企盼,该作品就聚焦于这一点。同时,为了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海峡地区长期存在的贸易活动促使人与人相互交流,并成为形成多种融合文化的根源,这也是本作品的关注点之一。作品的交互式媒体艺术“绘制水花”是基于红外线传感器、实时图像生成程序、光雕投影技术的观众参与型项目。观众朝着漂浮在空中的月亮挥手(传感器)时,就会创作出水路形式的即兴绘画,这将与提前完成编程的艺术家的树叶绘画相结合,转换成“水花种子”图像。艺术家将观众创造水路的体验比作反映内心自我的行为。伴随着噗通一声落入混沌大海的“水花种子”,观众沿着自己的水路探险生命的旅程。艺术家描绘了跨越东方和西方,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水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本质。通过水波可视化艺术体验,促使观众在面对内心的自我时,反思存在的本质和有机相互作用。
城市简介泉州,千年梦想之光
泉州位于中国东南部,贯通内陆的江与大海相连,自唐朝时起就发展成了贸易港。这座城市的名字源于阿拉伯人带走的丝绸名字和印度人带来的遍布全城的红花刺桐,在海外Zaitun这个名字更广为人知。进入宋代以后,泉州与东北部的高丽碧澜渡、东南亚的马六甲、西南部的印度和阿拉伯等国家的40多个港口进行贸易往来。在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和伊本·白图泰的《游记》中,也将其评为“东方第一贸易港”,可以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相媲美。泉州是海上贸易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自很早之前起就人员往来频繁,至今仍然保留有展现文化共存特点的各种宗教建筑。首先要说的是开元寺,这座佛教寺庙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前的历史。这里以40多米高的巨型双塔而闻名,同时也有印度教毗湿奴的故事“人狮”和展现动植物的石柱浮雕,从中可以发现中印文化元素的特色组合和超越空间的贸易痕迹。除此之外,还有穆罕默德派往东方传教的4位贤者的坟墓伊斯兰圣墓,以及中国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清真寺,由此可以推测出泉州的穆斯林共同体和他们开展的活跃交易。另外,还有传统道教和民间信仰相结合的关羽庙、供奉航海守护者妈祖女神的天后宫、摩尼教和景教的痕迹、近现代时期建造的基督教天南堂、哥特式花巷天主教堂。这也是现代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原因所在。传入该地区的不同宗教建筑之所以能维持几个世纪,正好反映了泉州接纳融合文化的空间特点。就像模仿木制建筑的六胜塔其实并不是佛塔,而是一座为抵达这个港口的数百艘船照明的灯塔一样,泉州用如大海般的宽阔胸怀包容了所有文化。泉州是亚洲海上贸易路线的中心并促进了贸易路线的繁荣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了泉州的城市环境价值,于2021年将其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艺术家简介 《贸易鉴定》Trade Appraisal
  • 朴根镐《麻雀》Park Keunho(chamsae)
  • 水晶珠串、铁框、发动机、LED、ø240x600(h)cm、2023
  • *通过“天堂艺术实验室(PARADISE ART LAB)”的制作支援首度亮相并重新制作
泉州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亚洲海上贸易路线的起点,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佛像形态的六胜塔位于泉州湾入海口的金钗山上,起到海上航标的作用,为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的商船提供指引,其威严传承至今。早在欧洲主导的大航海时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就已在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了频繁交流,遥遥领先于欧洲。这件作品能让我们想起当时船只密密麻麻停满泉州港的繁荣景象。在宛如畅游浩瀚海洋的展厅内,作品如灯塔般闪闪发光,为参观者指引方向。来到作品前的观众就像船靠岸一样到达目的地。艺术家将高高的圆柱装置结构物设为虚拟的鉴定装置。参观者选择曾在泉州频繁交易的贸易品(香辛料、胡椒、珠宝等),并将其放在柱子内的桌子上时,作品将鉴别物体具有的固有能量并形成光和动作。构成巨型装置的各单元上挂有水晶珠串,物体发出的能量(波长)能使这些珠串动起来,并将光散射到周围,将微小的动作汇聚在一起形成大型水波。光线通过色彩、亮度、与黑暗的对比唤起参观者的各种情感,并传递他们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珍藏下来的独特故事(密码)。
地点

文化创造院, 综合1馆

版权所有(C)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保留所有权利

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文化殿堂路38号 (邮编)61485

ACC WEBZINE

웹진 구독하기

개인정보 수집 및 활용 동의가 필요합니다.

수집내용

  1. 1. 수집이용목적: ‘웹진ACC’ 발송
  2. 2. 수집항목: 이메일 주소
  3. 3. 보유(이용)기간: 2년
  4. 4. 동의거부에 따른 불이익:
    개인정보 수집 동의를 거부하실 수 있습니다. 다만,
    동의하지 않을 경우 ‘웹진ACC’를 받아보실 수 없습니다.
    개인정보는 위 수집·이용 목적 이외의 다른 목적으로 사용하지 않습니다.

웹진을 포함한 국립아시아문화전당(ACC) DM발송은 ACC홈페이지 회원가입을 통해 받아보실 수 있습니다.

ACC 집콕꾸러미 온라인 이벤트

확인된 정보가 일치하는지 확인하여 주시고 참여해주시기 바랍니다.

정보확인

  1. 이름: [미등록]
  2. 연락처: [미등록]
  3. 주소: [미등록]